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生产
济宁市民政局召开全市民政系统统筹推进安全管理、疫情防控和温暖过冬工作视频会议
发布日期:2021-02-01浏览次数:字号:[ ]

2月1日下午,济宁市民政局召开全市民政系统统筹推进安全管理、疫情防控和温暖过冬工作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关于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指示精神,对安全管理、疫情防控、温暖过冬等重点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时间节点特殊,安全生产形势、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扛牢政治责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履职尽责,有力有效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稳定运行、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让民政服务对象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会议强调,在安全生产方面,一要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管理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抓紧抓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临事不乱、有效应对。二要细化措施,结合全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所有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风险。三要标本兼治,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严格落实值守、报告制度,履行紧急信息报送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实做细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早整治。

在疫情防控方面,一是加强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加强出入管控,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不必要人员进入。二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疫情防控。指导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严格做好测量体温、消毒、限流防控措施,暂停集聚性服务。三是加强社会事务领域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严格执行救助管理机构入站人员隔离照料措施,做好婚姻登记机关人员分流疏导,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四是发挥纳入联防联控机制工作优势。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调配上争取支持,按要求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继续进行核酸检测,对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做到应检尽检、应接尽接。


在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方面,一是要切实把救助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对低保对象、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困难老年人等7类人群,及时、精准发放冬季一次性取暖补贴。二是针对重点人群进行摸底排查。加大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走访探视频次,发挥村(社区)干部、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工作优势,对空巢老年人、留守儿童定期探访,及时介入帮扶。继续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大对重点区域、夜间时段以及遇有极寒天气时的集中巡查救助。三是开展好“福彩送温暖”“情暖万家”等系列“暖冬”走访慰问活动。好事快办,好事办实,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针对《问政山东》曝光问题整改工作,对第八十四期《问政山东》曝光的养老院闲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到位、养老护理员短缺、婚姻登记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工作安排,对号入座、排查整改、彻查彻改,杜绝同类问题重复在我市发生。全面梳理查找各个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和风险点,建立台账清单,集中化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心关注的突出矛盾问题。

对于2021年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开局之年,必须高点定位,大干快上,确保实现开门红”的要求,切实摒弃“过节了缓缓”“过了节再办”的拖沓思想和安逸状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两会”精神,科学谋划今年重点工作,做到早着手、早谋划、早部署,争取工作主动权,在起步抢跑阶段争得发展先机。


会议要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市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完善重点民政服务机构“一对一”包保责任制,把责任明确到人,以定点联络指导为基层单位提供有力服务。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市局工作组持续开展督导检查,以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各县市区要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基层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查找漏洞不足,盯住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关心关爱。保障民政干部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同志身心健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