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民政局“点、线、面”结合推进儿童关爱服务 | |||
| |||
今年以来,汶上县民政局以全国“护童成长”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紧盯点、捋顺线、扩大面,形成了“以点穿线、连线成面”的良好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全县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紧盯基层儿童关爱设施建设“点”。投入近520万元,采取“社区+儿童”“养老+儿童”“学校+儿童”模式设立“关爱儿童之家”,配套建设了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儿童心理辅导中心,并通过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确保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供阵地支持,切实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全县建成各类儿童活动站点38处,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新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捋顺儿童关爱服务任务落实“线”。通过入户摸底排查、收集情况、汇总数据,将儿童分类别建档,形成工作台账。连续4年把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密集出台各类儿童关爱保护文件。根据市、县工作任务,加大工作调研和政策解读,强化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分工,健全完善督导调度工作机制,形成了民政工作挂图作战指挥体系,探索建立基层儿童关爱保护个案发现报告制度、工作考核奖励机制,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儿童保护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全力打通儿童福利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关爱资源扩展服务覆盖“面”。建立县直部门、驻汶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镇街与孤困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部门单位每季度至少走访慰问一次。形成了“1+1+2+N”精准结对帮扶机制,即1名帮扶对象,由1个部门单位牵头,配备1名专业社工和1名青年志愿者,N名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包驻村干部、帮扶对象所在班级教师等,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同时,依托县素质教育基地、县烈士陵园、文庙等机构广泛开展素质提升、爱国主义、国学等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做未来合格接班人。 (汶上县民政局 付善奎 郭玉萍)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