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中国社会报:济宁市筑牢民政领域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1-04-07浏览次数:字号:[ ]

(稿件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年4月6日2版)

2020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标本兼治,扎实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齐心协力筑牢民政安全防线。

扛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抓好研究谋划。济宁市民政局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办公会,传达学习省、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研究分析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系统梳理风险隐患,分类制定预防举措和处置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设立市民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组建“办公室人员+业务专员+督查专员”工作队伍,县级也都通过单独设立或加挂牌子等方式,明确民政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专门工作机构和专职干部,增强工作统筹、协调和推进能力。

加强整体部署。全市先后召开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统筹推进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管理会议、民政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等,对民政系统安全生产事项进行安排部署。及时下发安全温暖过冬、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文件通知,指导督促各级民政部门、事业单位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

完善制度机制。建立联系包保制度,局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县(市、区),县级民政部门签订《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承诺书》,民政干部“一对一”包保民政服务机构,全面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紧急信息直报制度,明确紧急信息报送渠道、主要内容、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常态化工作制度,每周调度重点工作进度,每月总结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实施督导检查,每年进行工作述职,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动态跟踪管理。

落实落细安全生产任务

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会战,督促民政服务机构聚焦消防、食品安全、用电用气、公共卫生等重点内容,聚焦基础设施维护维修、技能培训、宣传教育、应急逃生演练等重点环节,聚焦组织领导、防范措施制定、防护力量配备、各类方案预案细化完善等重点方面,深挖风险隐患,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做到跟踪督办、销号整改。2020年以来,全市民政部门共派出检查组421组次,检查民政服务机构677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228处。

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按照分级组织、全员覆盖、因岗施教、考核验收的原则,对全市3547名民政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开展不少于2天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着力解决安全意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强等问题。为保证培训质量,市民政局编印了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救助管理、殡仪馆四类培训通用教材,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单位使用。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印发《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适当储备救援物资,要求今年年底前建立不少于5人的应急救援队伍。督促民政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梳理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着重细化事故灾害防范、安全巡查、人员疏散、抢护救援等流程,并编制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按照“每周一小练、每月一大练、每季度一检验”的要求,开展实战演练,做好总结评估,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果断处置。

巩固树立安全生产常态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邀请消防专家授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到应急安全体验基地开展“场景式+体验式”安全培训活动,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救援能力。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编印了《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手册,推动安全生产知识进社区、进家庭。

统筹多方资源力量。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优势,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调配上争取支持,积极协调卫健、疾控等部门,提高民政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水平。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聘请第三方安全工程师开展抽查检查,弥补民政自身监管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组建社会福利事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会同消防、住建、市场监管、供电等部门,实施联合执法检查。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持续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指导民政服务机构严格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按规定配备专业人员、设施器材,达到国家强制性安全基本规范。针对乡镇敬老院安全设施不达标的问题,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改造提升。鼓励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连锁运营,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安全运营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