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坚持系统思维 突出“五抓五联” 全力打造“六型”模范机关民政样板 | |||
| |||
近年来,市民政局坚持将模范机关建设作为推动管党治党、锻造干部队伍、事业争先进位的重要抓手,以建设“六个民政”、创建“六型”模范机关为主线,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全省民政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为契机,以“五抓五联”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政治建设,在理论联学上用心用力。突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领导带头学、党员主动学、集中研讨学、培训辅导学“四学联动”,建立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前策划、会中研讨、会后落实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编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系列读本,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将党性锤炼与业务提升有机融合,建立新进人员入职仪式“六个一”制度,常态化举办民政大讲堂、科长上讲台,联合市财政、公安、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开展“党润童心·合护成长”“学英模精神·守初心使命”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梁山抗日纪念园、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等开展现场教育,组织参观梁山港、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切实让广大党员干部强党性、拓视野、提能力。 二、抓基层基础,在组织联建上用心用力。坚持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高标准建设济宁民政党建服务中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年”“机关党建全面体检”活动,市直民政系统9个支部实现“五星级支部”全覆盖。以市局“四心同聚·济民善政”党建品牌为引领,构筑“爱心托希望、孝心献夕阳”“党润童心”等覆盖市县民政部门的党建品牌矩阵,做到一支部一品牌、一县域一特色。深化基层支部结对联建,市县民政部门“一对一”结对共建,县级民政部门与30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对共建,累计开展理论联学活动49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27次,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抓融合创新,在业务联促上用心用力。紧盯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将党建内容紧跟业务安排、工作紧贴业务设置、力量紧随业务整合,实施党组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6个、机关党建创新项目8个,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党建+基层治理”“党建+‘一老一小’”等“党建+”工程,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党建联系点,探索打造了党建引领下的“济时救-幸福来敲门”“相约黎明”等工作品牌。紧抓重点工作争先进位,锚定“1261”工作思路、8条重点工作线,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线专班”“党员突击队”,坚决打好争先进位攻坚战。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斩获8项国家级、29项省级成果,争取省级以上试点22项。紧抓重点工作改革创新,市县班子成员领衔改革突破,实施政策理论调研课题105个、创新案例84项、联合攻关课题37项,16项市级工作和40项县级经验获省级以上推广,6项工作入选全市改革成果榜。 四、抓队伍建设,在作风联抓上用心用力。坚持把基层服务一线作为“第一课堂”,开展“机关接地气、干部走基层”“真情办实事、满意在民政”主题实践活动,市县乡村四级党员干部走基层、大调研、访民情,走访困难群众1.6万名,发放温暖包1.5万个,排查解决群众诉求507个。开展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局属事业单位服务质效提升行动,实施管理服务提升创新举措108项,抓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专项整治,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开展党员干部“三亮三比三创”“六比六看”活动,定期发布“三争荣誉榜”“民政先锋榜”,将干部评价与实效实绩联动挂钩,增加创新创优成果考核比重,引导激励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担当作为。深化“儒韵清风·清廉民政”品牌建设,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55个,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月”“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防线。 五、抓责任链条,在工作联推上用心用力。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模范机关创建领导小组,围绕“九联九促”制定30项具体措施,建立工作推进、交流互鉴、调研联系制度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建立机关党建“三级四岗”和党建工作责任“两张清单”,明确9个方面66项具体任务,严格月通报、季督查、半年述职、年终评议制度,压紧压实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机关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工作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完善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联动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任用、责任追究挂钩,确保管党治党责任见底到位。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