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点赞民政人”:让逝者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记鱼台县殡管所司机姚奇
发布日期:2018-10-19浏览次数:字号:[ ]

 

殡葬服务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特殊的工作时间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不但辛苦,而且对于某些人来讲,还显得不够体面。然而鱼台殡管所的司机姚奇,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无怨无悔。

姚奇,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鱼台耿庄村人。他到殡管所工作,说来也是源于一次偶然。他本来在县机械厂工作,当时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单位。1994年殡管所招司机,他为了工作单位能离家近些,生活上可以照顾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应聘。由于当时某些人对该单位还有些偏见,应聘的不多,结果他被顺利录用。

刚开始接触尸体时,他也是有些害怕。特别这个行业要夜间值班,时常夜间送冷棺、装尸体,心里也是“怦怦”直跳。后来,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24年来,他安全行驶已达80余万公里,接送遗体1.2万余具。但至今最怕的还是给那些车祸中的死者收殓。

2014年5月份,在鱼台境内出了一个车祸。一辆拉冷拔丝超载的五轮车,与拉沙的斯太尔追尾,三轮车的驾驶员当场死亡。由于五轮车车速过快,在超强的惯性作用下,尸体四分五裂,现场惨不忍睹。他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坚持不用任何工具,只带了套袖与手套,一点点把尸体清理干净,完整地把尸体收殓完。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使用工具,他说是要尊敬死者,给逝者以起码的尊重。

这些年来,最让他难以忍受的,还是收殓那些因各种原因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尸体。这些尸体中,有的已经腐烂,有的生了蛆虫,恶臭难闻。碰到这种情况,有时一天都吃不下饭。

2016年7月份,他就遇到了这样一起。当时正值酷暑的天气,由于老人独居,发现时已死亡十多天。尸涨如牛,肚子几乎要被涨破,高度腐败,奇臭无比。这个行业,他已经干了20余年,类似情况碰到过多次,但一到近前,他还是被熏得连连作呕。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仔细地给死者收殓完,已是大汗淋漓,累得气喘吁吁,瘫坐在地上。

他最难忘的,还是去年5月13日,去四川大凉山的一次长途运尸。当时,有一位彝族的兄弟,在鱼台打工时不幸去世。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县里决定派灵车护送。

目的地距此2430余公里,按照死者家属的要求,必须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把死者送到家。两个司机吃住都要在车上,轮流开车。当时并不是他的班,但领导考虑到路程太远,且路途险峻,决定让他一同前往。他二话没说,甚至没来得及跟家人说一声,就踏上了征程。

他们渴了,就喝口矿泉水。饿了,就啃口面包、火腿。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到了最后,几乎吃不下东西。

车行驶到陕西汉中,进入到秦岭一号隧道时,汽车出现了高温,降温风扇失灵。他们只好改为手动,强行让风扇转动。

后面270余公里的盘山公路,其行走的难度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山路陡峭,崎岖不平,都是未整修的乡间小道。他们从未走过这样的路,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心里捏着一把汗。经过几天的艰苦行程,最后总算把死者及家属安全地送到了家。

而后,他们又星夜返程,直到5月18号下午4点10分才回到了单位。可巧的是4点20分又是他的班。为了不给领导增加麻烦,他没提任何的要求,又继续上班。后来,脚腕因此肿了好几天。

24年来,他跑遍了鱼台县的各个角落,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只要你报上庄名,没有他找不到的。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的事较多,经常有休班的,只要一有休班的,替班的大多都是他。有时,连续值班几天几夜都不能回家。在同行中他不但年龄偏大,而且出车的次数较多,最多的一个月他出了214次车。他每年上班的天数要在330一一340天之间。

他住的离单位较近,大年三十、初一的值班,总是他一个人独揽,现已坚持了整整15年。

每到冬季,火化量增加,有时就要进入连轴转的状态。随时加班、没时间吃饭是常事,他从未因夜以继日而抱怨、索取额外报酬。夏天高温,车内的温度高达60余度。但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风雪雨季,不分昼夜,只要有要求送冷棺的,他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夜,他一个人送出了7台冷棺。任务完成后,同事们已开始吃早饭了。

他不但敬业且爱车如命,对自己的车况了如指掌。车哪儿有一点细微的变化,他都能凭多年的经验找出毛病,并能进行简单的维修。

20多年来,长期的驾驶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有时疼得直不起腰,下车后要一瘸一拐的走上一段,才能慢慢缓过来,但他从未因此而请半天假。

他的敬业精神,既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也赢得了丧属们的好评。20多年来,他所到之处,从未出现过丧属不满、投诉的情况。

2015年他先后被评为“济宁好人”、“山东好人”。至今,仍默默地工作在一线。

稿件来源:济宁市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点赞民政人”活动报道

作者:王传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