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 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奋力推动济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
| |||
(稿件来源:中国社会报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第A02版 岳根才)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大战大考之年,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坚持以五大攻坚行动为牵引,“五个一”工作机制作保障,大抓作风建设提升干部执行力,掀起民政干部职工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潮,奋力开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 以点带面撬动民政事业全面提升 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决策部署和民政事业发展难点卡点,把握“脱贫攻坚、群众关切、特殊群体”主攻方向,明确兜底脱贫、移风易俗、养老示范、党建统领双基建设、文明创建五项攻坚任务,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 聚力实施兜底脱贫攻坚。坚决扛牢兜底脱贫政治责任,上下联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一体推进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落实、摸底排查和问题整改“三条专线”,实行领导包保、倒排工期、专班服务、蹲靠一线,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帮尽帮。目前,全市已初步完成困难群众摸排核实,新增低保对象2894户、6179人,新纳入特困人员8166户、8240人,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有低保对象、特困人员5.22万户、8.84万人,占比50.9%。 聚力实施移风易俗攻坚。举办全市倡导移风易俗暨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工作现场会,联合宣传、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集中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着力发挥红白理事会管理功能、重点人群带动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导向,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倡树文明新风。 聚力实施养老示范攻坚。强化政府保障基本主体责任和市场丰富供给配置作用,紧抓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契机,在政策引领、设施建设、质量提升、产业融合等方面重点发力,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疫情防控期间,全市214处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安全运行,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和运营补助954万元。 聚力实施党建统领双基建设攻坚。积极稳妥开展行政村建制优化,坚持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做到调查研究、思想动员、程序执行、班子选配“四个到位”,推动优化后的行政村制度不断完善、民心加速融合。严格落实社会组织党建“九个同步”制度,提升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坚持党建统领全局,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全力推进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 聚力实施文明创建攻坚。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单位“文明双创”活动,梳理制定重点任务、分管领域、主管行业、重点活动、包保工作、内部创建“六张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抓好落实,确保网上申报“零失分”、实地考察“零失误”、路段包保“争一流”、负面清单“零发生”。 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 构建以上率下狠抓落实责任体系 因时因势创新调整战术打法,建立“一项重点、一套专班、一张清单、一把标尺、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真正发挥“战斗部”“先锋队”作用,确保交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紧盯一项重点。坚持重点至上,一切围着重点转、一切围着重点干,在人员、政策、资金上给予全力保障,抓思路谋划、抓措施推进、抓督导落实,克服一切困难,力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既定任务目标。 配强一套班子。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重点工作攻坚突破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担当五大重点工作“攻坚班长”,直面矛盾、集中发力、持续用劲;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当好“尖刀兵”,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到位的措施落实好工作部署。 细化一张清单。将各项任务目标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定人、定岗、定责、定目标时限和措施,做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照单落实、考评有据,形成“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挑担子”的良好格局。 明确一把标尺。省对市考核事项、省民政厅重点工作评估事项,全部瞄准“保五争三”目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大盘子”的事项,做到圆满完成、一分不失。坚持论功行赏,以业绩论英雄,对攻坚一线敢于担当、干出实绩的干部,旗帜鲜明重奖表彰;对进展缓慢,甚至出现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坚持一抓到底。全程跟进督查,采取“问题、督导、整改”闭环式管理,由年终“点式考评”转向日常“链式考评”,定期晒成绩、比成效,让勇争先者露脸,落后者出汗,形成真督实考、比学赶超、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 提升干部执行力和创新力 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磅礴力量 驰而不息加强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全面提升境界拉高标杆。放眼全国、全省找发展定位,对标学习、比学赶超,力促在服务理念、业务能力、重点工作、机制制度上有新突破、新提升。及时总结提炼各类国家级、省级试点经验,努力把试点变成亮点、把先行变成先成、把试验变成示范。 增强改革创新工作本领。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新时代民政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运用现代化方法破解事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强化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开展“素质大提升、业务大学习、岗位大练兵”系列竞赛活动,着力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通才型”干部。 倡树求真务实工作之风。发挥制度“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研究制订提升干部执行力工作方案,开展专题培训,形成实干谋发展、高效促跨越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结合重点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蹲点式调研,确保工作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 严格纪律规矩刚性约束。筑牢思想堤坝,做细日常监督,持续纠治四风,加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坚持靶向整改,持续深入推进民政领域“微腐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治理,坚决不踩红线、守住底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