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曲阜构建“四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 |||
| |||
(稿件来源:齐鲁壹点2020年8月25日) 近年来,面对老龄化日益突出带来的养老问题,曲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采取强力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农村仍然是养老服务的薄弱环节,存在有效供给仍然不足、乡镇敬老院服务质量低、农村幸福院闲置且运营困难等情况,尚未形成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 曲阜市紧扣新时代养老事业发展新需求、新趋势,立足儒家文化沃土,积极探索,破解难题,创新“四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做到孝养文化、农村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相约黎明”关爱服务的有效衔接,构建从乡镇到村(居)、到家庭、到个人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服务工作一盘棋、一张网、全覆盖,努力打造“儒乡圣地·孝养曲阜”养老品牌。 以孝养文化为乡村铸魂 夯实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孝养文化为引领,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倡导“文化养老”理念,着力建设“孝德”曲阜。 一是制定出台《建设“彬彬有礼道德曲阜”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孝”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针对农民、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层面制订了行动标准,为养老孝老敬老提供基本遵循。建立宣讲团,聘请市委党校、孔子研究院教授及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推进党建与孝养文化融合,理论研究与社会养老实践结合。 二是抢抓纳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机遇,建设一批“孝·讲堂”,与孔子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在镇、村两级文明实践站进行孝养教育,开展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讲座,通过“讲、评、帮、乐、庆”等方式,宣讲孝善文明,弘扬孝善文化,让传统孝养文化要义和精髓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将孝养文化送到群众身边,深入千家万户。 三是开展以孝为核心的家风家训教育,通过口传身授,代代相传,形成良好家风。全市所有行政村居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如,小雪街道武家村文明实践站以“孝”字为核心,结合家族祠堂、大街小巷儒家文化氛围建设,用会说话的“文化墙”展示孝老新风尚。鲁城街道以“一十百千”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孝养文化创建,即“每个社区建设一条孝贤文化长廊、评选十个孝贤社区优秀支部书记、一百个孝贤家庭、一千个孝贤儿女”。尼山镇圣源村倡树“儒孝”之风,连续多年举办重阳敬老宴,组织70岁以上的老人欢聚一堂。孝养文化系列活动,如春风细雨般“润物细无声”,进入家庭,化育个人,营造人人尊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户户养老成为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 推动敬老院提档升级 打造乡镇区域内养老服务中心 近年来,曲阜市财政先后投资2400余万元对12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其中重点对敬老院厨房、浴室、卫生间实施“三改工程”,对失能人员护理区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机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打造成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目前,12处乡镇敬老院已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融合发展,开展医养服务,其中9处敬老院内设医疗机构,3处签订协议,每处机构的医养能力显著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45%。在做好农村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接收社会老人,面向社会服务。同时赋予敬老院新的功能,指导所在乡镇农村幸福管理运营,并免费为农村幸福院服务人员提供培训,打造成为乡镇区域内养老服务中心。 积极研究推进全市敬老院连锁托管运营农村幸福院的实施办法,借鉴敬老院管理服务、制度建设等提升互助院管理服务,探索“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的“1+N”运营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为农村独居、空巢、留守、分散供养等特殊老年人提供了有效服务,又盘活利用了闲置幸福院。目前,曲阜市已有13家幸福院在镇街敬老院托管运营下逐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服务活动。 规范农村幸福院 建设农村老人“家门口的养老院” 统筹考虑老年人需求、群众意愿、村级财力等因素,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积极建设农村幸福院,将养老院建到农村老人“家门口”。 一是规范完善功能设施。按照“政府扶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原则,设置宿舍、文体活动室、厨房、洗澡间、餐厅等功能室,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增配消防安全设施,能满足在院老年人住宿、娱乐、健身、交流、生活等服务需求。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健全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老人守则等制度。幸福院为在院老年人建立基本情况档案,加强服务安全管理,定期开展老年人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 三是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幸福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由镇街聘任,也可从所在村居(社区)聘任,负责院内日常事务和服务。根据幸福院服务老人规模配备相应服务人员,委托所在乡镇敬老院对其进行技能培训。 四是规范入院居住和活动。凡符合特困供养救助条件、未患有精神病(或传染病)分散供养人员、独居、空巢、留守、高龄、残疾老年人等均可入幸福院。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范围的老年人可优先入院。在院老年人应由本人及其监护人与互助院签订协议书。镇街敬老院每托管1处幸福院,择优给予幸福院一次性5万元运营奖补资金,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相约黎明”关爱帮扶机制 将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为加强农村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研究出台《曲阜市“相约黎明”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市镇村三级老年人关爱帮扶机制,做到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工作职责、监督管理“六个明确”。 以村居(社区)党支部委员会为依托,充分组织动员党员、志愿者,建立村居(社区)“相约黎明”老年人关爱服务志愿队,对全市各村居(社区)6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留守、分散供养等特殊老年人,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服务帮扶模式与老人结对,每天黎明敲门问候或到老人家中探视,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精神关爱、健康服务和应急服务等,让特殊老年人“平日有人照料、生病有人看护、精神有人慰藉”,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全市160余村开展相约黎明关爱服务活动,成立160余支由1100多名村支两委成员、党员与志愿者组成的老年人关爱服务志愿队,为4800余名老人开展了10.1万次日常探视、居家照料、安全防护、康复护理等关爱服务活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